1948年1月1日,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了。时过境迁,我们从浩如烟海的档案史料中挖掘到的此前鲜有披露的手迹、档案,从中了解的许多鲜为人知、感人至深的故事。民革前辈都生于积贫积弱、军阀割据的旧中国,当年都是为了国家昌盛而追随孙中山干革命的热血青年,他们都经历过艰苦卓绝的抗战烽火、亲历了国共合作抗日救国的战斗洗礼,也从内心反对内战,渴望建立国富民强的新中国。
1948年4月30日,《中共中央纪念“五一”劳动节口号》正式发布,宋庆龄、李济深、何香凝等民革先贤率先响应中共“五一口号”。从此,民革选择和走上了一条自觉接受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道路,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在民革发展历程中,李济深力主国共合作、反对内战,筹建民革,不怕暗杀威胁,领导民革开展策反工作。断然拒绝美国游说,他说:“中国应该统一,划江而治是将中国分裂,万万不能。”1983年,屈武作为当年国共和谈国民党一方唯一健在的代表,也曾亲自给蒋经国先生写信,期望他“顺应潮流、体察民意、果断抉择,共竟祖国统一大业”。
“观今宜鉴古,无古不成今”,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,在观看了《大道薪传——中国的民主党派》民革篇后,我对民革的认识进一步加深,对自己的使命也逐渐明确。民革是一个优秀先进的集体,有着悠久的光荣历史,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,民革自1948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,民革党员则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参与者、实践者、推动者,是民革组织的基石和细胞,通过重温民革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、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光辉历程,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理想信念,时刻提醒着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民革优良传统,同时要全面准确把握中共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,深刻领悟“两个确立”的决定性意义,进一步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二十大精神上来,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,以身作则提高政治判断力,身体力行提高政治领悟力,脚踏实地提高政治执行力,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、思想认同、理论认同、情感认同。
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,首先要凝心铸魂,团结奋进,“民革最大的政治就是坚定不移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,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,在政治立场、政治方向、政治原则、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这是民革的政治生命线,必须毫不动摇、不折不扣、一以贯之坚持下去”。其次要认真履职,敢于担当,新时代新征程要有新担当,干好本职工作,是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,要以学铸魂、以学笃行,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、干事创业的有力举措、履行职能的实际成效。通过回顾民革的光辉历程,使我清楚地体会到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、能力的培养和锻炼,切实干好本职工作,不断强化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。要以做好本职工作为荣,埋头苦干兢兢业业,向社会各界传递民主党派成员的正能量,在思想上同心、知识上互补、能力上增值、性格上互容;在行动上敢于指出问题、勇于发现问题、善于处理问题,深刻向先贤前辈看齐,勇于担当,以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做新时代的筑梦人,工作中要紧紧围绕各级党委、政府提出的一系列目标任务,发挥基层“螺丝钉”的作用,将自身工作实际和参政议政工作相结合,深入基层认真做好调查研究,了解社情民意,积极建言献策,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声献策,服务大局。最后,做好传承人,永续政治薪火、坚守合作初心、共同团结奋斗,接过先贤手中传承的旗帜,牢记初心使命,永葆赤子之心。
“十年国庆万年红,衡麓光辉永照中”,勿忘光荣历史,珍惜辉煌现实,憧憬美好未来,赓续优良传统,认真履职尽责,同心奋进新征程,携手建功新时代! (王博)
信息来源:民革十堰市委会